Skip to content

UEFI vs 传统 BIOS:对比与使用指南

一、基本概念

1. 传统 BIOS(Legacy BIOS)

  • 定义:BIOS(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)是计算机启动时运行的第一段固件程序,主要用于硬件初始化、自检(POST)和引导操作系统。
  • 历史:起源于 1970 年代,一直是 PC 启动的标准化方案,支持 MBR(主引导记录)分区表。

2. UEFI(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)

  • 定义:UEFI 是一种现代化的固件接口标准,旨在替代传统 BIOS,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兼容性。
  • 历史:由英特尔在 2000 年初提出,现已成为行业主流,支持 GPT(GUID 分区表)。

二、核心差异对比

对比项传统 BIOSUEFI
分区表支持仅 MBR(最大 2TB,4个主分区)支持 GPT(最大 18EB,128个分区)
启动流程通过 MBR 引导扇区加载系统直接读取 GPT 中 EFI 分区的引导文件
图形界面仅文本界面支持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
安全性无原生安全机制支持 Secure Boot(阻止未签名驱动/恶意软件)
启动速度较慢(需硬件自检)更快(并行初始化硬件,支持快速启动)
磁盘容量支持最大 2TB高达 18EB(百亿GB级)
兼容性仅 16 位模式,需兼容旧硬件原生支持 32/64 位,驱动模块化
网络功能支持网络引导(如 PXE 启动)

三、优缺点分析

UEFI 优势

  1. 大硬盘支持:GPT 分区表完美解决 2TB 以上硬盘限制。
  2. 启动效率高:减少启动步骤,支持多线程硬件初始化。
  3. 安全性强:Secure Boot 可防止 Rootkit 等低级攻击。
  4. 功能扩展性:支持开发自定义工具(如诊断或修复程序)。

传统 BIOS 优势

  1. 兼容性广:对老旧系统(如 Windows XP)和硬件支持更佳。
  2. 操作简单:熟悉的技术生态,适合维修场景。

缺点

  • UEFI:对旧系统(如 Win7 以下)兼容性差;Secure Boot 可能干扰双系统安装(需关闭)。
  • BIOS:功能过时,无法满足现代硬件(如 NVMe SSD)的优化需求。

四、使用场景建议

1. 推荐 UEFI 的情况

  • 新硬件(2015 年后主板)。
  • 硬盘 ≥3TB 或需要多于 4 个分区。
  • 需要安装 Windows 10/11、Linux 等现代系统。
  • 注重启动速度和安全性。

2. 使用传统 BIOS 的情况

  • 老旧硬件或操作系统(如 Win XP)。
  • 需要兼容 MBR 分区表(如老硬盘数据迁移)。
  • 网络环境中存在传统 PXE 启动需求(需手动配置 UEFI 兼容性)。
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
1. 如何判断系统使用 UEFI 还是 BIOS?

  • Windows:运行 msinfo32,查看「BIOS 模式」字段,显示为「UEFI」或「传统」。
  • Linux:检查 /sys/firmware/efi 目录是否存在。

2. 能否从 BIOS 切换到 UEFI?

  • 需谨慎操作:转换需将磁盘从 MBR 转为 GPT(使用工具如 gdisk 或 Windows 自带 mbr2gpt),可能导致数据丢失。
  • 建议:备份数据后操作,或在新盘中直接使用 UEFI+GPT。

3. UEFI 的 Secure Boot 如何管理?

  • 关闭 Secure Boot:安装某些 Linux 发行版或双系统时可能需要禁用(通过固件设置界面)。
  • 自定义密钥:企业用户可添加自己的签名密钥以控制启动链。